一、中國式現代化要求高校在變革中下好先手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是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精辟概括。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通常被劃分為先發内生型現代化和後發外生型現代化,這也成為分析現代化的典型範式。值得關注的是,有時從總體上看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屬于後發外生型,但并不能否認它在某個領域或方面可能是先發内生型。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角度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這四個“新”,意味着要在變革浪潮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顯然具有内生意義。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部署,最終都要統一在創新上。因此,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國家發展戰略的落腳點。創新驅動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來說,意味着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建設方式應當進行時代轉型,也就是從内生的角度來創新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模式,這與“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高度一緻。這就提出了一個時代命題: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新領域新賽道在哪裡?應當如何開辟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要回答好這一時代命題,首先需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這四個“新”之間的關系。這裡涉及以下關系:新領域與新賽道的關系、新動能與新優勢的關系,以及兩對關系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新”是個相對的概念,也是一個比較的概念。比如,新領域可以是就自身意義而言,也可以從更廣泛意義來說,前者是相對于自己的過去和現狀而體現出來的新,但相對于其他則未必是新,後者則是指與其他比較而言的新,從這一意義上這個“新”對誰都是一種“前所未有”。對于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而言,自身意義上的新領域,意味着學習借鑒,加大教育對外開放,開拓視野、兼容并蓄,而更廣泛意義上的新領域,則更具内生性。從新領域新賽道的開辟角度看,主要指的是後者,即從更廣泛意義上進行原創性的領域開辟,從而在這一新賽道上起跑即領跑,實現新動能新優勢的塑造。
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國特色、時代意義,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指明了重要路徑,即:交叉融合,創生共同特征;植根本土,彰顯中國特色;技術變革,形塑時代意義。
二、交叉融合創生共同特征
創生的意義不是對已有共同特征的簡單遵循或仿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創新發展路徑生成共同特征。這與當代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内生性是一緻的。自20世紀第三次科技革命後,學科就已呈現出高度綜合、高度分化的發展态勢,尤其是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學科的高度交叉融合成為當代大學學科發展一個顯著的共同特征,也為高等教育發展創造了新領域新賽道。
學科交叉融合,一方面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特别是着眼于國家重大科技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需遵循學科發展的内在規律和學理邏輯。
一是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不斷健全瞄準科技創新重點突破的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有組織科研主要是針對關鍵核心技術,也就是“卡脖子”技術開展攻關,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最核心的就是開展有組織科研,集中優勢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學科需要有組織地去建設,而關鍵核心技術需要有厚實的學科積澱,這也是高校承擔科技攻關任務的優勢所在。
二是推動基層學術組織和評價機制的變革。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帶來的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新趨勢,高校的學術組織制度也在發生變化,一些新的學術組織制度形式開始出現,比如在一些大學,樞紐、學域等正在取代傳統的學院和學系,這種組織形式在國際上并無先例,而國際流行的項目負責人制度也廣泛流行于高校基層學術組織。實際上,為了既保持學科發展的穩定性,又有利于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大協作,亟須突破現有組織形态,探索構建矩陣式學術組織構架,下放權力,增強綜合研究機構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高校有組織科研的評價機制變革要有利于團隊協同攻關,一方面要強化對科研成果的考核,解決好以往科研項目中重立項不重成果考核、驗收周期“一刀切”等問題;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評價成員的貢獻,建立合作共享成果的評價機制,充分調動成員參與有組織科研的積極性。
三、植根本土彰顯中國特色
從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曆史上看,新中國成立以後建設了深受中國文化傳統、政治思想、國家需求諸因素影響的高等教育制度體系,比如,全國統一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高等師範教育體系、行業型高校發展制度等。這些富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表征,為國家現代化作出了獨特貢獻,至今仍顯示出其生命力。
當前,紮根中國大地辦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路徑。紮根中國大地就是要基于本土基因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隻有紮根中國大地、基于本土基因,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特色,有效形成和轉化為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強大力量。“雙一流”建設所确立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主旨和方向,關鍵在于尋求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的高度内洽和一緻,并體現在中國特色表征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成就世界一流兩個層面。中國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認識:一是中國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事實特征,一是中國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概念特征。中國特色成就世界一流,主要涉及“雙一流”建設的路徑選擇,即通過走中國特色發展路徑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并使一些大學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從這一意義上看,中國特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種發展資源,更是一種發展策略。
值得指出的是,“雙一流”建設的中國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同中國特色定義世界一流并不是一回事,更不能将世界一流簡單化為中國定義,最後演變為“自說自話”;同時,走中國特色的“雙一流”建設之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學習借鑒國際上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之先進經驗,更不是排斥這些先進經驗,而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與融通中外相結合,其關鍵在“融通”,即對國外經驗不是一味依附或簡單照搬,以至“食洋不化”,而是需要結合中國國情和曆史文化傳統進行具有可比性的内化借鑒,使之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高度契合。
四、技術變革形塑時代意義
數字時代的技術領跑态勢催生了諸多領域的颠覆性創新,推動了社會第二次現代化進程,也加速推進了高等教育現代化。數字制造和“工業4.0”正在改變資本投資和勞動力投資的相對盈利能力,這種帶着技術偏好的經濟變革引發的人力資本新需求已經成為未來就業讨論的中心議題。在經濟變革和就業壓力等多種因素推動下,非傳統生源逐漸成為高等教育規模的最大增長點,催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受市場需求驅動,大批互聯網企業和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紛紛瞄準在線教育新“藍海”,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等新興教育形式不斷擠壓高等學校的生存空間。高等教育機構必須開拓新的道路來突破業已滞後的人才培養格局和服務方式,使高等教育變得更加開放、多元、全納和終身,這是數字時代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方向。
同時,數字技術具有變革教育的巨大潛力。當前,在線學位、開放徽章(Open Badge)學習成果認證、斯坦福大學“開環大學計劃”(Open Loop University)、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O2O辦學體制等高等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不斷彰顯數字技術開放、共享機制與高等教育現代化創新發展的高度一緻性。這種高度一緻性不斷形塑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體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現代化樣态,持續豐富其關系内涵。
數字技術可以用更低成本為更多人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教育,但技術卻無法突破教育隐性的圍牆,這堵圍牆是制度、習慣等集結而成的曆史産物。當下技術引發了社會的深刻變革,但依舊遊走于學校邊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現有教育制度與技術創新的不協調。面對可自我學習和進化的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沖擊,教育數字化轉型并引領高等教育現代化迫在眉睫,其重要旨趣就在于借助數字技術的創新之力,打破傳統教育的僵化格局,構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無縫銜接的開放、公平、優質的現代教育體系,這就必然涉及學校的課程管理、學籍管理、學位管理乃至組織架構等一系列制度轉型與變革,為更好地發揮數字技術在當代教育中的優勢提供基礎和保障,從而使教育數字化真正成為我國開辟高等教育發展新賽道、塑造高等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供有效支撐。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