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卓越工程師——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2-09-29浏覽次數:38

受疫情的持續影響,今年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着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此同時,在一些戰略性新興産業,優秀的工程師仍是供不應求。當中國經濟從“人口紅利”邁向“工程師紅利”,破解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的結構性矛盾,培養更多卓越工程師,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雙重影響下,如何做好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成為回應國家需求、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關鍵一招,也是增加學生競争力的重要方式。

尤政是機械電子專家,現任中國科協副主席、AG真人科技委常務副主任。1981年9月進入華中工學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本科學習,後留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進入清華大學工作,曆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等職。去年10月,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卓越工程師是回應國家需求的關鍵

當前,科技領域的自立自強,以及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備受社會關注。尤政認為,無論是集成電路、工業軟件,還是發動機等技術領域,要攻克技術難題,滿足國家重大需求,以及解決實際問題,都離不開卓越工程師。

作為工業制造大國,我國仍面臨着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鍊現代化攻堅戰的任務。大學,特别是與制造業相關的工程學科,能發揮兩大作用。一方面是加強基礎科學和高科技領域的研究,産生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則是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不斷向制造業注入人才活力。

前者關注的是從0到1的基礎創新,後者則是從1到10的技術突破。實現的路徑,就是進行科教結合和産教融合。其中,産生原創性進步、在重大科學問題有所突破,是打一場持久戰。

對于高校來說,培養的大批人才,更多是推動技術的進步,以及做出解決技術難點的發明。通過産教融合的方式,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工程實踐結合,最終培養成為卓越工程師,是實現這一目标的方式。

尤政介紹,建國之初,國家培養的工科人才叫“紅色工程師”,主要解決落後工業運行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他們首先政治堅定,願意服務于國家;其次有很高的工程素養和工程實踐經驗。“按照圖紙把事情做好,做出合格的産品”就是評價标準,與當時的生産力水平相符。

但按照過去的培養方式,并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科技革命、産業革命要求卓越工程師必須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複雜工程問題,以創造具有核心競争力的産品為目标。

“區别于普通工程師,卓越工程師首先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有很高的創新能力、寬廣的知識面。同時具備這三點,才能稱得上是‘卓越’。”他說。

對于這一點,尤政自己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尤政的本科專業是機械,過去,這個專業主要學習如何通過機械傳動的方式做機械裝備,以提高加工能力。有些單位由于沒能及時拓展知識結構,如數控技術等,導緻在進入數控時代時,沒能跟上信息化的潮流,産品落後,高端數控裝備大都購買國外的系統。

“後來,華科意識到機械化要往信息化走,在數控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設計工具和控制工具,也為後來的數控機床的自主化奠定基礎。”尤政認為,這也提醒我們,必須把信息技術和傳統制造業結合起來創新發展。

尤政表示,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以前用慣的東西,現在還接着用”慣性思維,要做到“手中的核心技術能讓别人羨慕”,并能成為相互交流的砝碼。

在這方面,國家也釋放出了明确的信号。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重申了“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從中也可看出,卓越工程師培養在當下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學校不應追求出産品,要與企業合作

我國從2010年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0,并在2018年提出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工程教育體系。在國内,工科的在學規模占全部學科的三分之一,從國際上看,我國的工科在學規模也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然而,當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仍面臨諸多挑戰:學生的大工程觀和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仍待提升,工程教育評價機制仍不完善等。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我國工程師人才的結構矛盾也越發突出。

“大學裡不可能引入集成電路的生産線,與企業合作、産教融合,是培養卓越工程師最重要的一環。”尤政表示,當前的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仍需集中解決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培養體系的變化。卓越工程師培養中,除了要重視基礎理論、創新、工程方面的素質,還要有學科交叉融合思維。但僅靠本科的四年時間,并不足以完成全過程。因此,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體系從過去的本科教育為主,一直延伸到博士階段。人才培養體系變了,相應的教材體系、實驗培養體系也都發生了改變。但也絕不僅是開幾門新課,增加實訓課程内容就能解決的。

其次是導師隊伍的建設。涉及到調動高校和企業積極性的問題。在國外,來自業界的産業教授與高校的教授一起,形成了工程師培養的聯合體。許多大學裡的教授,都有過在大企業的從業經驗,甚至有人曾擔任企業的總工程師,退休回到學校去教學。

尤政表示,清華大學曾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開展過聯合培養,讓他感受頗深的一點是,同一門課程,兩國的教材差不多,但講課的理解程度相差甚遠。在德國,一些教授來自企業,能結合自己的體會把教材講得很活。但國内的老師則是按照教材,從科研角度出發多,落在工程上就很難講透。

但在國内,現行的評價體制下,從企業來到高校的這些教授,很難“待得住”。尤政認為,如何發揮好這些人才在企業一線的經驗,在企業與高校間形成一道“旋轉門”,對卓越工程師的導師隊伍建設,也尤為重要。

最後,還要落到評價體系改革上。尤政坦言,從技術層面上講,人才培養的指标考核的周期太長。“沒有說培養出好學生,然後給老師加分的。學生都要到畢業五年、十年後,才能成才。”因此,很難與現實的教師評價完全挂鈎。

相比之下,發論文成為高校教師更顯性的衡量指标。尤政認為,這是理念轉變的過程,也是體制機制轉化的過程。如何通過評價體系的改革,讓老師把培養學生作為第一目标。以及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卓越工程師教育的正向激勵,才能形成正反饋。

“從事科研工作帶來的獲得感,是科研人員堅守工作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卓越工程師培養也一樣,要讓老師和學生都有實在的收獲,才能真正做好。”尤政說。


沒有好平台,工科難出好成果

當下的交流,更多是平台間的交流。

尤政表示,研究平台是科研的基礎條件。特别是在工科領域,沒有高水平平台很難培養出好的人才,更難出大成果。在清華大學工作期間,尤政總結出了一條經驗:理工科及醫科的發展,高水平平台起着決定性因素。有了高水平平台,就可以吸引領軍科學家,就能做成大事。

而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上,高水平平台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從華中科大的經驗看,尤政認為,隻有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條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課程體系體系,才能解決産教脫節的問題。

目前,華中科大已建設有脈沖強磁場、精密重力測量兩座國家大科學裝置,同時,還建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近期,數字建造、智能設計與數控兩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也将相繼獲批落戶華中科大。

尤政表示,對卓越工程師培養來說,這些重大科技平台也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實訓平台。由于許多平台的設備,都由華科自行設計制造。學生想從任何角度切入開展研究,都能有條件、能實現。充分發揮出平台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除了和企業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高校自身的重大項目,也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載體。”尤政表示,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大項目的研究過程,也是源源不斷培養人才的過程,使得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尤政認為,許多高校的工程實踐創新中心,本質上是産學研聯合體。學生參與其中,就是工程訓練和創新的過程。這是高校培養人才最有利的條件,也是該出更多卓越工程師的地方。

在當前形勢下,實現科技自強自立的重要一環,更注重創新體系的完整性,建立完備的創新鍊條,發揮出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各自的優勢。在這個創新生态鍊上,科學家能專心從事前沿創新,工程師能把科學家的創新想法變成能用的技術,産業界能把能用的技術轉化成産品,産學研各司其職,保障每個人能安心把一件件事做好。

卓越工程師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目前AG真人聯合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都在探索更好關的培養模式。去年,中國科協專門成立了中國工程師聯合體。高校作為培養人的基層單位,也要有所思。

“這樣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也能形成良好的創新态勢。”尤政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荊淮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