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高教司司長吳岩:“四新”建設是中國自主培養卓越拔尖人才的關鍵一招

發布者:徐洪菊發布時間:2022-09-20浏覽次數:522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人才競争首先是人才培養的競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高等教育要肩負起第一責任。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簡稱“四新”),已成為走好中國高等教育卓越拔尖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的戰略一招、關鍵一招、創新一招。“四新”建設已成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對世界高等教育發展作出的教育應答、時代應答、主動應答、中國應答,成為“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的生動實踐,正逐步改變中國高等教育的樣貌。

       深化新工科建設,強調工科的新要求、新的工科專業、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全面推進組織模式創新、理論研究創新、内容方式創新和實踐體系創新。累計實施1457項新工科項目,探索構建産學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體協同的育人機制,累計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與近800家企業合作立項3.7萬項,企業提供經費及軟硬件支持約112億元。以院系組織模式創新為抓手,推進建設28所示範性微電子學院、11個一流網絡安全學院、50個現代産業學院、33個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新工科建設正在改變高校評價體系與資源配置方式、工科學生人生命運和産業競争格局,正在重塑我國人才在全球範圍内的競争力和國家競争力。

       深化新醫科建設,定位“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強化醫學生培養的道術、仁術,學術、技術和藝術,統領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積極探索醫科與其他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化高端醫療裝備工程實踐創新教學中心、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一批優質醫學院校。醫教協同構建以“5+3”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國家制度。加快複合型高層次醫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連續舉辦10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支持11所高校開展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推動“醫學+X”複合型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将師承教育融入中醫藥人才培養全過程,基本建成符合中醫藥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認定,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

       深化新農科建設,堅持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态”為核心。先後推出“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和“北京指南”,奏響新農科建設“三部曲”,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構建起新農科建設完整體系。設立首批407個新農科實踐項目。全面加強涉農高校耕讀教育,推出“大國三農”系列在線開放課程,建成36門耕讀教育相關國家級一流課程,編寫出版了《耕讀教育十講》首部新農科新形态教材,打造建設了184個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持續加強種業領域專門人才培養,支持48所高校開設種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高質量培養種業創新人才,為确保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生态文明等國家戰略和農林新産業新業态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深化新文科建設,堅持價值引領、守正創新、交叉融合。構建自信、自立、自強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培養體系。以中國經濟、中國法治、中國新聞傳播、中國藝術四大講堂為切入點,打造“中國金課”,推進文科教育與社會實務緊密結合。面向6大選題領域,22個選題方向設立1011項新文科項目,适應經濟社會需求,新增3000餘個文理、文工等學科交叉融合專業點。布局關鍵領域人才培養,在29所高校設立70個文科類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加快涉外法治、國際傳播、國際組織等相關人才培養。構建自信、自立、自強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

       經過幾年的連續建設,“四新”在各自學科專業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更在高等教育質量革命中發揮了理論先鋒、标準先鋒、方法先鋒、實踐先鋒的領跑作用,牽引帶動高等教育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改革,成為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新教改、新體系、新的大學質量文化。



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5月刊第4期,原标題《持續深化“四新”建設,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

 




Baidu
sogou